2009年6月21日 星期日

蚵寮仔角&鄭仔寮

蚵寮仔角


  蚵寮仔角就是現在的「城中里」,共410戶,居民共1185人。在土城地區算是較小的一個里,從頭走到尾大約半小時,它的範圍大致從菜市場旁邊的安中路六段往東到濱海公路,往西從青砂街到聖母廟前的重劃區,南邊與城南里隔著一條巷道,就在城西街轉入61巷的路口有一棵百年老榕樹也就是蚵寮仔角和虎尾寮角的分界標誌。



在蚵寮仔角的區域範圍,有幾個已經被遺忘的地方:第一個地方「土城國小舊址」─現位於城中里活動中心對面的那排房子,以前叫做七十二份公學校土城分教場,到了1937年改名為「土城公學校」,淪陷1950年遷校到現址並更名為

「土城國民小學」。第二個地方「聖母廟的舊址」,聖母廟原名保安宮到了1960年才在鹿耳門媽祖的指示下,改為鹿耳門聖母廟,舊廟位於現在菜市場旁的安中路上,在菜市場與美華百貨行旁各立有一座石碑,兩座石碑之間就是聖母廟的舊廟址。一直到1975年重建聖母廟原來的廟地闢建為30米四線大道,連接濱海公路,直達新的聖母廟。第三個地方是現在農會與「土城海產店」一帶,以前是一個「大水窟」,在二十幾年前,土城地區自來水尚未普及時,這個「食水窟」可是居民用水的主要來源。



另外,蚵寮仔角有一個特色是土城地區的商店和公共設施大部分集中在這個區域,例如:派出所、菜市場、圖書館、農會、托兒所、7-11、超商……等,但是,路旁所看到的新式商店和樓房並不代表蚵寮仔角已經很「現代化」了,其實,當你走進社區裡,到處可看到破舊的三合院,巷道彎曲、狹小,到處長滿雜草,也堆積了很多垃圾,這是讓人感覺到要改進的地方,如果住在這裡的居民平時多注意環境衛生,不要到處蓋房子,我想「蚵寮仔」就會變成一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小而美」的社區。 


鄭仔寮


  大家好,我要向大家介紹我的家鄉-鄭仔寮的地圖,它的地理位置主要在整個土城的西南面,主要街道是城西街二段

,由城西街二段虎尾寮末端開始至竹筏橋止為鄭仔寮的範圍,超過竹筏橋就不是鄭仔寮的範圍了。



現在我來跟各位介紹鄭仔寮幾個較特別的地方,第一個是:老榕樹榕王公。在民間信仰中,由於榕樹在五行中代表「木」,生辰八字中欠木的嬰兒常拜「榕王公」為乾爹,也就是老一輩的人所說的「契子」(台語)。在這棵榕樹的下方正好有一支代表南方的紅色營旗,由此可以知道這個地方正好是鄭仔寮的南方,在榕樹的旁邊有一口吃水堀,這口吃水堀是以前沒有自來水時民生用水的來源。



接下來,這邊有一個城南里的登陸社區活動中心,在每年全村共同祭祀的黑虎大將軍生日也就是農曆的八月廿日,都會在活動中心內讓人祭拜,在活動中心外廣場會演歌仔戲、電影、布袋戲作為慶祝。在平常的時間,活動中心中有開放讓民眾唱卡拉OK、並設有圖書館。



現在我來向各位介紹鄭仔寮的主要姓氏,鄭仔寮的主要姓氏有兩種,一方姓,來自西港後營方氏,開基祖為方懷;二鄭姓,由安南區新寮仔(台語)遷來。接下來在這個地方有一個鄭成功登陸紀念公園,據說鄭成功當時登陸是在這附近登陸,所以在這個地方建了一個紀念公園,在登陸紀念公園內有一個登陸紀念碑,是個不錯的地方。



接下來,我要介紹竹筏橋,清朝末期,因水災淤積鹿耳門港,商人開發竹筏橋向北通達七股國賽橋維持航運,不過,現在因泥沙淤積,河邊長滿了雜草,但是仍到處可看見紅樹林,雖然已看不見船隻,不過仍是散步、騎車兜風的好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