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的「省立台南女子高級中學」,其實是日本時代的州立第一高女和州立第二高女兩所學校合併而成的,過程比台南一中和台南二中的校名對調還要複雜。先說第一高女。起先台灣只有一所公立女子高校,是在台北的「台灣總督府高等女學校」,後因南部也有設校的需要,一九一七年五月便在台南借兩廣會館設立該校的分校。同年十月,位在現今大埔街的新校舍落成啟用,校名也改為「台灣總督府台南高等女學校」,專收日人子弟。
一九二一年,以收台灣人子弟為主的女子高校也成立了,稱之為「台南州立台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也暫借兩廣會館上課。次年四月,原來的台南高等女學校更名為「台南州立台南第一高等女學校」;而台南女3 高等普通女學校則成為「台南州立台南第二高等女學校」。
一九二四年三月,第二高女在現今南門路、南寧街口的西南角,也就是中山國中現址建好兩棟新校舍,於是全校遷入新舍,原來的校舍遂改為寄宿舍。
二次大戰後,政府先把兩所女子高校的帽子互換,也就是原來的第一高女變成省立第二女子中學校,而第二高女則改為第一女子中學校。一九四六年二月,改名後的台南第一女中,便由校長黃濬率領全校師生,進駐到大埔街的第二高女校區上課。至於改名後的台南第二女中,則在日籍師生陸續遣送回日後,終於在一九四七年九月與第一女中合併。兩所學校合併後的名稱是「台灣省立台南女子中學」。
在南寧街的校舍,一度借給台南師範學校作為宿舍,一九五七年成立「台南市立女子初級中學」,也就是中山國中的前身。
這張照片,從校名判斷,應該攝於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二年之間。它校門口的主樓應用了巴洛克建築的語彙,算是紅磚折衷式樣,尤其正中的圓形山牆的形式甚為特殊。
2007年12月18日 星期二
台南縣第一位女校長李梅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